校際參訪
主講人:張文宏校長時 間:102年3月28 日(星期四 )下午2:00—3:30
地 點:臺北市仁愛國小
出 席:大兮、昌瑞、素女、燕妮、麗雅、雅凰、秀汝、文君、澔瑤
紀 錄:文君、秀汝
攝 影:秀汝、大兮、燕妮
錄影: 張校長專訪
一、社群理念
社群是有共同目標、共同需求的專業平台,也是大家共同解決問題、不斷傳承的一個平台。
二、教育本質
1. 教育是成長的歷程。
2. 教育是不斷解決問題的歷程。
3. 教育是因應個別差異的歷程。
4. 教育是不斷創造文化、傳承文化、繁衍文化的歷程。
5. 教育是理性開發的歷程。
6. 教育是培養孩子最佳行為改變、最多自我成就、最高潛能發揮的歷程。
三、幼小銜接重點
1. 要注重孩子的認知發展。
2. 要能銜接幼稚園課程。
3. 要能考量生活作息的轉變。
4. 要做好親職溝通:將我們需要改變孩子的教育內涵、始業訓練的目標性告訴家長,讓家長一起來推動,更易達到效果。
5. 教師的教學目標,要讓家長知道:幼稚園著重生活自理能力,小學會有課程的注入,要讓家長了解,看似簡單的課程背後,所要培養的能力、價值等。
四、幼小銜接過程須掌握開學十週的始業訓練,從人、事、時、地、物的認識到學校文化,讓孩子很快適應校園生活,慢慢社會化。
五、學校經營方案
(一)、掌握學校目標 實現學校願景1. 仁愛的校園:形塑友善的教育信念、強調友善的行政作為、營造友善的校園環境、實踐友善的教 學方式、力行友善的人際互動。
2. 卓越的師生:多元發展的面向、優質精進的品質、關懷進取的心懷。
3. 合作的團隊:主動敏捷的行政團隊、專業奉獻的老師團隊、正向參與的家長團隊。
(二)健全組織體系 提升學校效能
1. 訂定周延計畫:依據校務發展計畫,訂定周延年度計畫,循序實施.落實推展,經常評核檢討與研究發展。
2. 暢通溝通管道:定期召開行政會議 . 學年會議 . 校務會議,力行參與式決策,以擴大參與層面。
3. 導引良性互動:以和諧為基礎.激勵為動力.效能為目標的信念.建構合作、尊重、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
(三)強化專業發展 豐盈學校課程
1. 以正式課程為經,潛在課程為緯,勾勒出豐盈的學習內涵。
2. 辦理多元的教師進修活動,以促進專業成長。
3. 推展學習型組織 , 鼓勵教師從事行動研究,解決教學問題。
4. 規劃教學組群,實施協同教學 . 合作學習 . 同儕視導 . 多元評量,以提升教學效能。
5. 持續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符應學生需求,發展學校特色。
6. 擬定藝能科及資訊發展計畫,發揮優勢條件之特色課程。
(四)規劃多元活動 強化體驗學習
1. 聯課活動:舉辦課後才藝營、冬夏令營、城鄉交流、校外教學、節慶活動,以擴展其學習領域。
2. 組訓團隊:組織音樂、體育、傳統技藝、美術團隊,以舒展長才。
3. 學藝展示:作業展、科展、各科教學成果展及闖關活動,以增進觀摩學習機會。
4. 快樂晨光:晨間規劃不同主題活動,以發展學校層級課程及班級特色。
(五)加強環境教育 促發心靈覺知
1. 綠化校園 . 活化環境:持續校園空間營造與綠美化,發揮境教功能。
2. 營造生態情境 . 落實環保關環:依課程需求設置生態教材園、堆肥區、水生植物區、 誘鳥設施、蜜汁植物區、動物飼養區、 植栽區 。
3. 改善校園設施 . 激發環境覺知:規劃教學步道 . 設置校園展示欄,提供多元學習與師生發表的空間。 學校各項硬體設施與建築賦予教育性的設計,以達成 校園教材化 的目標。
4. 融合課程活動 . 體驗學習樂趣:如植物巡禮、認養活動、戶外教學鄉土教學 、大家來種花、活潑化 的宣導 … … 等。
5. 落實環保工作 . 營造健康環境:推展垃圾分類回收工作.辦公室做環保.節約水電資源.推展節能減碳 綠色生活……. 等。
(六)落實訓輔措施 培養健全公民
1. 規劃自治活動,啟發自律精神 。
2. 落實法治教育,培養民主素養。
3. 強化安全教育,增進安全意識。
4. 重視體能教育,增進健康體適能。
5. 推展輔導活動,適性快樂成長。
(七)結合社區資源 建構資源網路
1. 加強親職溝通:實施親師有約、出版親職通訊、學校日、電話、 書函等多元溝通管道,建立共識,參與校務發展。
2. 健全家長會 . 班親會 . 志工團組織,協助校務發展。
3. 充分運用鄰近學校機關群組圈資源辦理活動,厚植支援學習的動力。
4. 引進民間資源,結合人力.物力,增進教育品質。
讀書會專書分享:張文宏校長
書名:來畫圖吧!從分析心理學的觀點了解兒童繪畫與遊戲的意義 。
作者:Theresa Foks-Appelman
總校閱:林妙容
譯者:許智傑、謝政廷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30日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兒童的繪畫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兒童情緒的狀態嗎?我們如何辨識兒童試圖在繪畫中給予我們的訊息呢?在本書中,作者從最初的兒童塗鴉到青少年所創作的繪畫來描述與分析兒童繪畫。再者,作者會再三地連結到兒童的遊戲世界,以及從她治療的實務經驗中提供說明的範例。
容格(Jung)的分析心理學、諾伊曼(Neumann)的觀點,與現代的發展心理學為尋找兒童繪畫的意涵提供非常好的指引。實際上,兒童生活在神話與傳說之中,就像我們的祖先一樣。我們祖先覺察的成長歷程反映在神話、儀式、童話與原始的藝術中,正如兒童的覺察歷程反映於他的或她的繪畫。在藝術史中,不同時期的作品與兒童在不同年齡所創作的繪畫是具有相似性的。
目錄
Chapter.1 繪畫的歷史
1.1 繪畫的藝術
1.2 生活的第一個符號
1.3 象徵的語言
1.4 象徵的意義
1.5 藝術與信仰的象徵
Chapter.2 心靈與繪畫的藝術
2.1 潛意識是一種心理的現象
2.2 母親原型的意義
2.3 兒童與神話
2.4 身體與心靈
2.5 療癒性藝術
Chapter.3 繪畫與心理
3.1 發展心理學與兒童一歲的時期
3.2 分離─個體化的理論
3.3 兒童繪畫的心理研究
3.4 遊戲與治療
3.5 繪畫與治療
3.6 容格取向的分析治療
3.7 沙遊治療
Chapter.4 兒童的第一幅繪畫
4.1 普遍性的繪畫
4.2 沒有邊界的繪畫
4.3 蛋型的繪畫
4.4 像蛇的繪畫
4.5 螺線狀的繪畫
4.6 不繪畫的兒童
4.7 自我意識與自性
4.8 圓
4.9 太陽光線
4.10 點狀物
4.11 交叉型
4.12 氣球狀
4.13 彩色的區域
4.14 塗污與弄髒相關的
4.15 在著色本上著色
Chapter.5 兒童畫他們自己
5.1 蝌蚪的意涵
5.2 蝌蚪
5.3 有下半部的蝌蚪
5.4 頭部與臀部
5.5 學齡前兒童與奇幻式思考
5.6 人形繪畫的細節
5.7 學習觀察人物的繪畫
案例說明1
案例說明2
案例說明3
Chapter.6 房屋與樹的繪畫
6.1 房屋的象徵
6.2 學習觀察房屋的繪畫
案例說明1
案例說明2
6.3 樹的象徵
6.4 學習觀察樹的繪畫
案例說明1
案例說明2
案例說明3
Chapter.7 兒童能夠畫出一切事物
7.1 潛伏期(七到十歲)
7.2 X光線的繪畫
7.3 繪畫伴隨著故事
7.4 卡通和嘻戲(trick)的繪畫
7.5 自發性的繪畫
7.6 彩虹
7.7 創傷事件
7.8 團體覺察(group awareness)的時期
7.9 男孩的繪畫與女孩的繪畫
7.10 畫船
7.11 侵略在兒童畫中的呈現
7.12 憂鬱在兒童畫中的呈現
Chapter.8 青少年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繪畫
8.1 青春期(十到十五歲)
8.2 轉化的儀式
8.3 當代的儀式
8.4 青春期的音樂與舞蹈
8.5 青春期的問題
8.6 青春期的繪畫
8.7 兒童在網際網路上的繪畫
8.8 放棄繪畫
案例說明
Chapter.9 顏色、形狀與版面設計
9.1 顏色的象徵意涵
9.2 顏色的心理研究
9.3 顏色與煉金術
9.4 基本形狀的象徵意涵
9.5 版面設計的象徵意涵
9.6 學習觀察繪畫中的版面設計
Chapter.10 動物與奇幻人物
10.1 動物特性的階段
10.2 動物的象徵意涵
10.3 填充動物是過渡性客體
10.4 為什麼(填充的)動物能夠帶來幫助
10.5 奇幻人物的意涵
Chapter.11 詮釋繪畫
11.1 學習觀察兒童的繪畫
11.2 繪畫與象徵
11.3 學習系統化的觀察
11.4 讓我們來畫圖吧!
專書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7797
103.3.28瀏覽